诺基亚VS摩托VS小米:硬件终端何去何从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平板频道】北京时间5月11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继续第二天的议程,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上,主办方将小米的科技的总裁林斌、摩托罗拉副总裁沈斌和诺基亚的副总裁Andrew Page邀请到一起,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终端将何去何从。
Joe Jasin:
台上的代表有来自美国的,有来自中国的代表,我也非常高兴能主持这样的一个环节。首先请嘉宾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有一个互动的问答。我宝丽来公司的副总裁Joe Jasin,宝利来公司有50年的历史,我们有很多成熟的产品,下一代产品是面向数字时代的,我们会把相关的数字影像系统结合在一起。
沈斌:
我是沈斌,我是来自摩托罗拉的副总裁。
林斌:
我叫林斌,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小米科技的总。
Andrew page:
我是来自诺基亚的。
沈劲:
我是来自高通的沈劲,我们是3G移动芯片最大的供应商。在座的摩托罗拉、小米、诺基亚都是我们使用产品的合作伙伴。
Joe Jasin:
这么多操作系统,这个市场份额也是此起彼伏,现在的问题就是哪个操作系统,大家觉得未来或者今后可以占领市场比较大的份额?
Shawn DuBravac: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谈操作系统有一种成见,感觉各个厂家就是在打仗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成见呢?我见过一些手机的手持设备,但是有些手持设备上看不到操作系统,我觉得未来操作系统没有那么高的可见度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可能见不到一个很明显的操作系统,比如说亚马逊发布的一个产品提供的是数据服务,后来转向了ATT操作,作为原来那个产品的用户来说也不知道自己在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用户只关心提供给我什么因的功能和服务。我觉的未来随着市场不断的成熟,可能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
Joe Jasin:
昨天我看到来自小米的雷军先生,他说最后还是要看操作系统,消费者还是想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他下的是什么样的APP,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变成大家整天说的一个问题。也许未来我们是反过来用APP来推广一个操作系统,或者说未来只关注某一个APP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会有这样的一天吗?
Shawn DuBravac:
现在是APP驱动,APP决定我用什么样的硬件。也就是说整个供应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沈斌:
我觉得实际上是关于生态的操作系统,这对立面来说更有意义。比如我有运动手表,昨天我给我朋友看这个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运动触摸型的手表,昨天我向朋友炫耀这款手表。腾讯马化腾先生说我一直想找这个表。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能不能为这样的表开发应用呢?归根到底就是倒不是哪个操作系统的问题,而是这个操作系统够不够开放,能不能驱动我们开发的创造力。
Joe Jasin:
关键在于系统是不是开放。但是苹果那个不是封闭的吗?诺基亚你们给我们讲讲历史,你们未来的一些计划或者是战略,特别是软件、硬件之间的关系。
Andrew page:
之前手机硬件和软件是分离,现在硬、软之间一体化了。未来我们强调的是无处不在的体验,比如你在家里看电影,看了一半,你停下来分到云上,干别的事情,待会儿做完事情把这个电影从云上抓回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服务是持续的,可以随时暂停,这样的用户体验会很有意思。就相当于你有两层的OS,而且覆盖尽可能多的设备。但是这里总是有更多的创新的可能性的,现在我们看到这么多的趋势,都只是开始,而并不是结束。
Joe Jasin:
其他几位专家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
林斌:
我们认为手持移动包括智能手机设备的未来和今天应该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看到这么多手机,摩托罗拉、诺基亚、小米手机,很多智能手机计算能力非常强,我们拿的就是一个小型的电脑。诺基亚搞了一个41000象素的手机,还有其他的功能都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包括过去是JAVA,现在有了新的系统。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桌面平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移动手机或者是智能手机只是在产业的初期而已。
第二点,未来哪个操作系统更时髦、更受欢迎?我觉得还是周边的生态系统,iOS、Android两个生态系统都非常有活力,能够刺激在座开发者的参与和创造性。我觉得未来不在于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在于它周边的生产环境如何。
沈劲:
三个操作系统今后几年肯定是跑在前三名,一个是iOS,一个是Android,第三个我原因推荐的是Windows Phone。我个人体会,当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使用Android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应用冲突和安全问题。有一些应用,我想在座的听众和我一样,跑的过程会无缘无故出来很多错误的信息。而我用WIN Phone操作系统,从来没有碰到过,我觉得它是有前途的。但是Android在中国市场有特别优势,因为它是非常开放,而且没有授权、付费很繁复的环节。作为非手机终端Android有它的非常大的优势,不管是互联网电视、电子书,还是手表、电冰箱等等,我觉得Android比其他的OS有很大的优势。
Joe Jasin:
联想有一个互联网电视是吧?
沈劲:
联想发布了一个互联网电视,它用了高通的芯片和Android。
Joe Jasin:
过去我们用手机都是语音通话为主,然后转向发短信,然后发邮件,现在发照片。最近金融时报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数字照片,我们这个时代全新的沟通方式”,我问一下大家对未来的看法,这些智能手机相关设计未来趋势如何?未来会不会有一些产品比如上面有一个芯片组?未来与照片相关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来自小米科技的林总,比如你们的手机是不是有一个特别拍照的镜头或者特别的设计,就是基于图片的全新的创新的设计?
林斌:
我们之前讲过语音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有很多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手机不仅是手机,如果看现在的手机,它有点像台电脑了,和电脑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我们拿手机干嘛呢?我们小米是希望手机的每一个零件都猛攻发挥它的极致功能。比如说刚才您说当照相机,比如说小米的操作系统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拍照应用或者是程序。而且可以充分运用芯片组的潜能,比如说它的前置和后置镜头都可以拍出最高质量的照片,上网分享,这些事情都可以做。
另外我们鼓励他们进行照片的分享。我们现在是希望能够更加容易的分享。
Joe Jasin:
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的代言人是Lady gaga,她现在做了一些眼镜,眼镜上有照相机,宝利来、小米、Lady gaga是不是我们三方可以联合做一些事情。
沈斌:
未来趋势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势,数码相机可能会越来越边缘化。因为数码相机没有办法分享,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分享。比如摩托罗拉有一个新的创新,我们不仅有一个云平台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可以PC分享,大家可以在PC上建一个个人云,自己在自己的私人云上进行分享。
另外就是视频。任何一个能够抓住大家眼球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内容。视频就是这样的一种内容。但是视频有一个问题,建设电池的续航能力可能还不太高。我们现在在美国、中国都会引入RISI,相当于把超薄的手机电池容量翻倍,厚度控制掉8.9毫米之内。在中国它的版本号是MT910。
Andrew page:
我们夏天有一个展览会推出一个新品,会有一个41兆相机的产品,拍出的照片是极度细腻的,它的细节在线度非常好。我座在这里拍一张照片,最后一排同学脸上的汗毛都能看清楚。我们也充分运用云平台,更好的进行分享促进社交网络的发展,我觉得不算未来了,今天已经发生了这些去世了。
Joe Jasin:
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同事跟我聊了一下智能云概念,你想云都开始智能了。
沈劲:
实际上很多这样的技术都在开发,包括笑脸识别,因为有这样的速度可以连拍,抓取最好的一张,可以是裸眼3D,也可以三维效果的增强。有很多技术跟照相有关的现在芯片上都能实现。
除了看的技术还有听的技术,不光是打电话,我们可以识别30多种场景,比如在这儿你打开手机对方会知道你在咖啡厅,还是地铁站等等。也有“感”的技术,就是触摸技术,能够感知你的握手力等等。手机作为所有接触周边事物的一个延伸,这是我们高通RND里面的有十几个项目正在研发。
Joe Jasin:
非常厉害。最后一个问题设备和硬件补贴,在中国之外的很多市场运营商一般都会对硬件提供一个补贴,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去订一个两期的和约,硬件就可以免费提供。在中国到2013年中移动也会有类似的做法,对硬件进行一些补贴,就智能手机而言,大家觉得这样的设备会不会得到其他品牌的补贴,比如可口可乐或者其他的赞助商的补贴?甚至智能手机之外的一些终端能不能得到一些企业的补贴?
Shawn DuBravac:
肯定会发生的,联网设备处于一个爆发式发展阶段,我们有很多数字型图像,但这只是数字的一方面。也有不同的形态,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等。未来我们还会在设备上装更多的传感器,把不同的感官都能够收集起来。相应的我们也会把更多的信息推送给终端和客户。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当数字可以转化为盈利的时候肯定会有补贴。
Joe Jasin:
进入4G时代互联网通信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在3到5年之内,还是要使用电话号码的这样形式,这就意味这还会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技术,但是4G以后完全靠IP沟通了,不是靠电话号码沟通。所有一切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规则进行沟通,都要靠IP协议进行沟通。到时候会投入大量的补贴和推广工作。
Andrew page:
刚才我也提到一点就是商务模式,我们知道很多运营商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就看运营商这一个层面,运营商也是要考虑他怎么把补贴收回来。说到底还是业务模型、商业模型的问题。
Joe Jasin:
我曾经在两个运营商那边打过工,一个是在韩国,一个是在美国,我觉得运营商未来肯定要做这样的工作,消费者也会要施加压力,让运营商这么做,因为我们必须要把服务进一步的简化,以后要基于IP协议,而不是电话号码,以后再也不用记我的电话号码了。我只需要拍一张照片就自动发送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了。
沈劲:
我们在座的要感谢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和手机补贴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三家运营商都投入了百亿级别,补贴智能手机。以后我认为运营商还会继续补贴。这是第一。
第二,任何有长远打算的公司都会做手机补贴,或者类似于手机补贴这种概念的商业模式。小米一直宣传不从硬件上赚钱,那么从什么上面赚钱呢?可能也是从手机上进行一些补贴、补助这样的长远的商业模型。我们知道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手机这个领域,很多想法也都是这样,就是硬件方面不需要立竿见影的赚钱,但是他们有其他商业模式的支撑。
Joe Jasin:
下面观众有什么问题?
提问:
刚才你提到了Lady gaga眼镜上面的安装镜头,这会不会产生隐私方面的争议,好像Google也有这样的一款产品。第二个不能说光靠运营商补贴,我们肯定要找其他的资金来源,比如其他的公司会不会投资?
Joe Jasin:
Google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说到费用和资金来源,我们刚才说到有运营商补贴,我觉得Google并不是一个常态,Google是一个特例,不能反应行业的基本情况。
Shawn DuBravac: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共存,关键看怎么可以创造价值,关键看怎么把价值抓住并且进行分享。我们看一下摩尔定律,这是基于最基本的层面,大家却影响到所有的消费者。摩尔定律有很多价值我们一直没有抓住,因为OEM也好,或者其他的营销商或者零售商都可以利用摩尔定律。这样的供应链是可以延伸的传递价值,最终找到愿意付费的人,这样才可以创造价值。
沈斌:
我们要看什么样的模式放到自己的公司行得通。我们要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比如中国有最大的奢侈手表市场,整个中国社会对奢侈品意识越来越强,我这个手表不仅可以播放音乐,而且还可以提供个人教练的功能,你可以带着这个手表打网球,这样的一些内容和服务在内只需要你花250美元就可以买到这样的一个手表。
再举一个例子,昨天晚上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包的市场,很多都是女性,女性买了智能手机以后放到包包里,有时候手机响了她听不见,未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智能体验式放到包包里,来电了包包会提示你有电话来电。
林斌:
我里谈一下盈利的问题吧。四年前我是在Google工作的,所以我也可以猜测一下Google眼镜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Google盈利模式一直是靠广告,但是之前他们首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用途,以后我们真的可以在那个眼镜上给他演示一些广告,Google这方面非常灵活,未来我们也可以向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也会看一下手机方面怎么盈利,首先要让我们的有尽可能多的用途,吸引更多的用户,有了更多的用户群,收入就自然来了。
Joe Jasin:
不光是智能收集了,我们的主题就是智能终端先行,再次感谢各位嘉宾!这个环节到此结束。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